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一带一路”工作联络部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一带一路”工作联络部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Liaison Department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当前位置:首页>>“一带一路”动态

“一带一路”动态

欧洲专家Michael Dunford:“一带一路”把中国经验分享给各国,让我看到通向更美好世界的希望

发布时间:2021-07-12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点击:65

“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令人惊叹的成就,中国将这些经验融合进‘一带一路’倡议,分享给更多国家,让我看到了通向更美好世界的希望,”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荣休教授唐迈(Michael Dunford)表示。

唐迈的研究领域包括如何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促进全球区域平衡发展。多年来他走访过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深入到中国的很多偏远地区考察调研。近日,唐迈接受了中国一带一路网的采访,讲述了他看到的中国,和他所理解的“一带一路”。

以下由唐迈口述,中国一带一路网翻译整理。

“一带一路”背后的中国奇迹

就在前两天接到采访邀请的时候,我做了一张图,以1980 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对比前后两个时间段内,全球不同地区年度实际GDP的平均增长率,这个结果是非常惊人的。

图中绿色代表全球,深蓝色代表北美国家、欧盟15个原始成员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里我把这个集合称为“西方”,紫色代表中国,而浅蓝色代表除去“西方”和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区,这里我将它们称作“其他地区”。

1952到1980年间,“其他地区”和中国都表现出了比全球平均水平更高的实际GDP增长率。这意味着在那段时间,全球范围内除去“西方”以外的国家整体呈现赶超的态势,一定意义上,全球区域间贫富差距趋于缩小。

之所以设定1980年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当时的沃尔克冲击(Volcker Shock)和随之而来的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刻影响,而此后的数十年,也正是“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在全球多个地区广泛推行的时期。可以看到,1980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1980年到2020年间,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相较之前的30余年趋于缓慢,降低到3%左右,而“其他地区”的增长率更是由之前的高于变成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赶超态势不复,增长变得缓慢甚至陷入停滞。而反观中国,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的年均实际GDP增长率达到了超9%,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显然,中国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而这套发展结构中的很多经济理念和“华盛顿共识”的主张相去甚远——中国将重心放在了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上。投资基建的直接效果就是物流和运输成本降低,成本降低就可以带动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就业,使得国民收入提高;而这些新发展的产业同时可以增加出口,出口带来的资本财货又可以反过来继续促进本国的产业升级。这一发展模型中的很多方面是值得其他国家去参考和借鉴的,而中国恰恰将这些经验,融入了“一带一路”倡议。

这就是为什么我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实际的好处,并看好它在缩小全球各地区发展差距方面的潜力——它提供的是一个已经被历史证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发展,也为和平

然而我最初被“一带一路”倡议所吸引,却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发展属性。

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恪守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如果这些原则真正成为了国际秩序的准则,成为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我们现在或许生活在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世界。

在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写入了“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这意味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就包含了一个和平世界的愿景,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走访过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很多国家、很多人依然被战乱和贫穷所困扰,我们需要一个解决国家间冲突的新途径,推动各国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当然,这并非中国单方面的努力能够达成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与中国合作的过程中,有责任结合本国的情况,最大程度地确保合作成果能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惠及更多的人群。

有巨变,更有人情

“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和平与发展并行的理念,其实从我多年来在中国的所见所感中也可见一斑。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06年在北京参加一个比较区域政策相关的研讨会。当时我惊叹于中国公共设施的完备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我去过的发展中国家,我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于是后来我一直找机会再回到中国。200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邀请我做客座教授,于是从2010年到2015年,我每年中有半年的时间在中国工作,从那以后到现在,我就长期留在中国,在中科院工作。

这些年我见证了中国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生活在北京,经常会感到这座城市的变化就发生在我眼前。但是更让我惊叹的是,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在中国,“以人为本”和“共同富裕”并不是口号。我的确看到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看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为人们带来的巨大便利,也看到了疫情下的中国人如何万众一心,凝聚起全社会的力量。

在城市之外,我曾跟随国务院扶贫办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联合减贫项目去到很多贫困和偏远地区。有一次我和同事们一起参加当地村里的一次全体集会,我当时感到很震惊,因为这些生活窘迫的人们并没有表现出我所预想的羞愧或者腼腆,相反他们非常热情和慷慨。在我以往的认知里,贫穷是一件让人难为情的事情,它意味着这个人不够聪明或者不够努力——虽然大多数时候可能只是因为这个人不够幸运,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但是在这种社会意识下,就会形成一种类似讳疾忌医的心态,扶贫减贫就会变得异常困难。而中国人面对贫穷的开放心态,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中国为什么可以调动全社会的经济、社会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减贫工作中,取得喜人的成果。

西方思维解释不了中国

但是,我所看到的中国和我所理解的“一带一路”,在国际舆论场里,却时常变成另一番样子,他们试图用西方的眼光看待中国,用西方的理论理解中国,于是他们以为,中国也在寻求霸权,在进行零和竞争。

然而事实是,西方的思维无法解释中国。我曾经被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震撼。七次航行,他没有殖民任何一个国家,而只是想把当时的中国展示给世人。但是,当火药、指南针这些发明沿着古丝绸之路抵达欧洲的时候,欧洲人却用坚船利炮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旅程。

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的歪曲,另一方面或许也来源于媒体本身对于负面新闻会天然给予更多的关注。我曾经问过一位德国记者,为什么在他们的报纸里,看不到关于中国的正面消息。他说,“如果想看正面的新闻,就去看我们的旅游栏目吧。”

但是问题在于,比如你生活在欧洲,即便你身边充斥着关于欧洲的负面新闻,你一样会知道,这些事情并不具备普遍性,只是发生在某一个或几个人身上的偶然事件,因为你有足够的背景信息去支撑你做出辩证的判断。然而如果是关于一个千里以外的国家,比如中国,你所获得的全部信息都来自你读到的或者听说的这些负面消息,那么除非你亲自去过这个国家、有过切身的感受,否则很难形成准确的判断。而事实上,来过中国的人们也确实会对这个国家有非常不同的印象。

“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做的,恰恰是通过各个项目,把这些“背景信息”和“切身感受”带去这些共建国家。以这些海外项目为基点,去和当地的社区、媒体建立联系,主动去提供信息、进行互动,比如邀请当地学校的孩子们到项目来参观,了解项目故事等等。如今“一带一路”在众多国家和地区有很多重要项目,围绕这些项目我们可以做很多积极的行动,这不仅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当地的老百姓看到真实发生的故事,这就会让人们开始质疑,他们在新闻里读到的内容到底有多大的代表性。

高质量发展是公平的发展

在我看来,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依旧是促进全球公平发展。一方面,这意味着“一带一路”要继续坚持不划范围,不排斥任何国家;另一方面,这需要“一带一路”建设者们要尽其所能,顾及更多的人群,确保在让一部分人生活得更好的同时,没有牺牲另一部分人。

除了公平,高质量发展对我来说还有几重含义。一是要保持生产力,也就是说要继续注重实体经济活动,以此创造财富和收入;二是要绿色,要在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三是要廉洁,要最大程度地避免任何形式的腐败;四是要继续维护和平,促进各国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未来的“一带一路”发展,需要更多地关注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我们正处在新一次技术革新的过程中,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5G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将为我们提供更高的生产力,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回到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