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仍是芳华——国家博物馆成立一百一十周年系列活动一瞥
【守望家园】
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自己110岁华诞。
110年,筚路蓝缕;110年,薪火传承;110年,厚积薄发;110年,仍是芳华。国博的世纪变迁,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折射出中国现代考古事业的历程,更记录着新中国不负时代奋勇前行的步伐。
9日前后,国家博物馆陆续举办系列活动,是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更是为了向党和人民汇报自己的工作。
罗伯昭捐赠展展厅入口 李韵摄
薪火传承 典守文脉
从6月29日起,国博将陆续推出“薪火赓续——罗伯昭捐赠展”“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片羽重辉——国家博物馆文保成果展”(暂定名),从藏品征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三个方面,讲述国家博物馆110年来典守文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历程。
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143万余件藏品,成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代表性物证的重要收藏展示平台,形成了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藏品体系。而这一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慷慨捐赠和热心支持。罗伯昭便是其中杰出代表。
罗伯昭,曾名文炯,号沐园,四川巴县人(今重庆市巴南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钱币学家、钱币收藏家,与方若、张叔驯并称“近代泉家三杰”,有“北方南张巴蜀罗”之美誉。1957年9月,罗伯昭将其收藏的15431件文物捐赠给北京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至1965年,又先后捐赠文物70余件(套)。罗伯昭捐赠的钱币通古贯今,兼及中外,品相极精,版别丰富,与其他泉家捐赠的文物共同奠定了国博钱币类藏品的基础。如今,中国古代钱币已成为国博馆藏大类,总量众多,品类齐全,一级品数量在国内外均独占鳌头。6月29日开幕的“薪火赓续——罗伯昭捐赠展”,精选罗伯昭捐赠的文物珍品170件(套),特别是140余件钱币藏品,按时间顺序系统展示,使观众能在潜移默化中触摸到中国钱币的发展史,也能深切感受到一代收藏名家的人生追求和家国情怀。
罗伯昭不过是众多文物捐赠者中的一位。他们衷爱中华文明,典守民族文脉,更勇于化私为公,自觉将个人绵薄之力汇入文化繁荣发展的壮阔洪流之中。还有一批以何鸿燊为代表的捐赠者,他们以一己之力将流失海外的文物带回家,再无偿捐赠给国家。他们对祖国念兹在兹,对中华文化热爱眷恋。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世界昭示“民族强则文物强,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罗伯昭、何鸿燊这样的有识之士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甘肃毛家坪出土春秋时期的子车铜戈。此戈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秦穆公作器。李韵摄
筚路蓝缕 风雨兼程
伴随着国博的建设发展,国博的考古走过了百余个春秋。在7月1日开幕的“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中,记者看到了国博考古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艰辛历程,以及取得的诸多重要成果,也体味到了严谨、执着、“择一业终一生”的精神在几代考古人中的传承与弘扬。
1921年,几乎与河南仰韶遗址发掘同时,在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揭开国博考古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博考古长足发展,蓬勃葳蕤。
从20世纪80年代的山西垣曲古城东关,到90年代的河南渑池班村;从21世纪初的山西绛县周家庄,到持续20余年、合作开展的“早期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从2018年开始的河北康保兴隆裕民文化遗址,到202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展览中的这些考古成果,不过是国博考古人躬耕田野的一个剪影。
在中国的水下、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领域,国博无疑是领头雁。早在1987年,在时任馆长俞伟超的倡导下,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成立,开一时风气之先。从1992年到1995年,持续四年,由第一代中国水下考古队员组成的考古队,对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俞伟超称此次发掘“是我国首次全凭自己力量来实现的一项正规的水下考古工作”,它亦被列入“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后的30余年,水下考古枝开叶茂,足迹遍及国内多个水域,而“南海I号”的发现、整体打捞和保护发掘是我国水下考古30多年的缩影与典范。
1995年,国博成立航空摄影考古工作小组,成为我国第一个专门的遥感考古机构。他们在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内蒙古赤峰古城址等区域的航空考古调查工作,极大地弥补了田野考古的不足,为大遗址的规划、保护,以及元上都遗址申遗,提供了大量不可或缺的资料信息。
碗礁一号清代沉船出水康熙年间青花月下清供图盖罐。李韵摄
新时代以来,国博开展考古工作的手段与方法明显丰富起来。他们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积极进取,并于2018年在考古院成立科技考古研究所,研究方向除以往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外,还拓展了动物、植物、体质人类学及冶金考古、同位素分析等。此外,国博积极发展环境考古,成立了环境考古研究所,致力于沿海及内陆的自然环境演变,及其与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他们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文明起源等重大工程,先后开展了新疆乌什吐尔、玉孜干遗址的考古工作,通过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探索反映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与变迁的代表性物证。
文明互鉴 美美与共
国博是国家的文化客厅,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其建馆110周年系列活动得到了全球同行的鼎力支持。记者了解到,许多国际伙伴通过信函、视频等方式发来祝贺,另有来自全球五大洲33个国家的近百个合作伙伴参与了系列活动,为全球观众奉上精彩的内容。
2020年,在疫情阻碍线下国际交流的背景下,国博联合全球5大洲14个国家的15个国家级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在国内外反响热烈。7月6日至11日,国博联合国内外33家顶级博物馆共聚云端,以“手拉手:共享世界文明之美”为主题,共同举办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10位国内博物馆馆长将联袂讲好中国故事,并与来自五大洲的24位国际博物馆馆长一起,用约150件珍贵藏品展示人类文明的灿烂成果,传递和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是国博立足“一带一路”倡议于2019年4月创建的全球范围博物馆高端对话机制,也是国博对外交流的一大品牌。第二届论坛将于7月1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拟有来自五大洲27个国家的百余位博物馆馆长及代表,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出席论坛,围绕“变局与坚守:博物馆的时代责任”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助力全球博物馆把握和应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
南海一号沉船出水南宋青白釉叶脉纹花口盏,是景德镇青白瓷的精品。李韵摄
国际交流展是博物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本次馆庆期间,国博还将为全球观众奉上3个国际交流展览:7月10日至10月9日,国博与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部合作举办“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届时,中国观众将在国博展厅看到来自意大利的308件(套)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青铜器、雕塑、陶器、钱币等珍贵文物,领略意大利的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
7月26日至9月25日在国博举办的中韩日古代青铜器展(展览名称待定),是第十一届中韩日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议的成果,旨在深入展示中、韩、日三国古代的青铜工艺之美,系统呈现三个国家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礼仪文明与科技艺术成就。
此外,由国博策划的“食味中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已经于6月8日在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系统阐释了中国古代饮食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让世界了解和感知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生趣。展览将持续至8月21日。而在国博北11展厅,国内观众亦可看到同款展览,体味调羹弄膳之间流露出的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
国家博物馆外景 王紫祺摄/光明图片
经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国家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旗舰。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足迹,展示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这里是中华儿女传承文明、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整个人类文明的宏伟殿堂。
溯源来路,是为了展望未来;回望过去,是为了看得更远。百十仍是芳华!国博正昂首阔步,踏着青春的律动,走向明天……
- 回到顶部